是非得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hì  fēi  dé  sh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ain and loss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是非得失”的成语拼音为:shì  fēi  dé  shī,注音:ㄕˋ ㄈㄟ ㄉㄟˇ ㄕ,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宋·朱熹《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》:“不知所言,重念臣愚,素无史学,然于是非得失之故,实有善善恶恶之心。”,基本解释:正确与错误,得到的与失去的。,例句:唐代杜牧的《秋夕》中有句:“闲门向山路,深迹度春秋。”意为无论得失,都要持守自己的道德准则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shì  fēi  dé  shī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ㄕˋ ㄈㄟ ㄉㄟˇ ㄕ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gain and loss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正确与错误,得到的与失去的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宋·朱熹《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》:“不知所言,重念臣愚,素无史学,然于是非得失之故,实有善善恶恶之心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杜牧的《秋夕》中有句:“闲门向山路,深迹度春秋。”意为无论得失,都要持守自己的道德准则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