谠言直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ǎng  yán  zhí  shē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o be outspoken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谠言直声”的成语拼音为:dǎng  yán  zhí  shēng,注音:ㄉㄤˇ ㄧㄢˊ ㄓˊ ㄕㄥ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直言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唐·白居易《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》:“(元稹)由校书郎拜左拾遗,不数月,谠言直声动于朝廷。”,基本解释: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,例句:明代·杨慎《大义觉迷录》:“朝廷公卿在位,贞臣正士屡次谠言直声,皆因为奸邪欺蔽,便遭毁谤逬逐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dǎng  yán  zhí  shēng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ㄉㄤˇ ㄧㄢˊ ㄓˊ ㄕ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宾语、定语;指直言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To be outspoken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唐·白居易《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》:“(元稹)由校书郎拜左拾遗,不数月,谠言直声动于朝廷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明代·杨慎《大义觉迷录》:“朝廷公卿在位,贞臣正士屡次谠言直声,皆因为奸邪欺蔽,便遭毁谤逬逐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