黏皮带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ián  pí  dài  g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ucocutaneous band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黏皮带骨”的成语拼音为:nián  pí  dài  gǔ,注音:ㄋㄧㄢˊ ㄆㄧˊ ㄉㄞˋ ㄍㄨˇ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办事刻板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宋·黄庭坚《钟离跋尾》:“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,下笔不浏离,如禅家黏皮带骨语。”,基本解释:比喻拖沓,不洒脱。,例句:唐代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指画成皆不成,心期似九丝连。摧破数百次,黏皮带骨还相见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nián  pí  dài  gǔ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ㄋㄧㄢˊ ㄆㄧˊ ㄉㄞˋ ㄍㄨ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办事刻板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Mucocutaneous band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比喻拖沓,不洒脱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宋·黄庭坚《钟离跋尾》:“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,下笔不浏离,如禅家黏皮带骨语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指画成皆不成,心期似九丝连。摧破数百次,黏皮带骨还相见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