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蛇两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ī  shé  liǎng  tóu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ne snake, two heads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一蛇两头”的成语拼音为:yī  shé  liǎng  tóu,注音:ㄧ ㄕㄜˊ ㄌㄧㄤˇ ㄊㄡˊ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少见的事物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唐·韩愈《永贞行》诗:“一蛇两头见未曾,怪鸟鸣唤令人憎。”,基本解释:比喻阴险凶恶的人。,例句:《左传·庄公七年》:“若菹九腿、制四牡、格于粕、旅于阡陌、骛于田野,不约而两王,献于神,无咎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yī  shé  liǎng  tóu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ㄧ ㄕㄜˊ ㄌㄧㄤˇ ㄊㄡ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宾语、定语;指少见的事物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One snake, two heads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唐·韩愈《永贞行》诗:“一蛇两头见未曾,怪鸟鸣唤令人憎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《左传·庄公七年》:“若菹九腿、制四牡、格于粕、旅于阡陌、骛于田野,不约而两王,献于神,无咎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